Minghsin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:Item 987654321/488
English  |  正體中文  |  简体中文  |  全文筆數/總筆數 : 1365/1366 (100%)
造訪人次 : 1342109      線上人數 : 720
RC Version 7.0 © Powered By DSPACE, MIT.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.
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:
  •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"雙引號",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
  •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,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,可獲得較完整資料
  • 進階搜尋


   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: http://120.105.36.38/ir/handle/987654321/488


    題名: 比較施叔青的(後)殖民歷史書寫—香
    作者: 吳桂枝
    貢獻者: 機械工程系
    關鍵詞: 後殖民;離散;後殖民認同;被殖民自我;種族主義
    日期: 2010-12
    上傳時間: 2011-06-20 10:53:33 (UTC+8)
    摘要: 繼《台灣三部曲之一:行過洛津》(2003)之後,施叔青(1945~)的《台灣
    三部曲之二:風前塵埃》(2008),時空背景是日治時期的花東,小說中描繪了歷
    史上的理蕃戰爭「太魯閣之役」(1914)。誠如書序作者南方朔所言,施叔青的台
    灣二部曲旨在著墨的是「受苦的歷史」這個問題。基本上筆者認同這個說法,但
    要更聚焦這個大歷史問題到小說中的主體,乃至作者個人的認同問題之上。之前
    學界對施叔青的研究多採取後殖民角度。筆者認為,台灣三部曲的寫作計畫,將
    施叔青的寫作由後殖民(post-colonial)推展至離散階段 (diasporic stage),到了
    二部曲《風前塵埃》,施叔青特別以離散的角度再現台灣歷史與台灣主體。
    施叔青對認同再現問題的關切,最初應是體現於《香港三部曲》後一連串對
    後殖民情境(post-colonial conditions)的書寫,因此比較施叔青以其旅居地香港為
    主題的《香港三部曲》與《台灣三部曲》更別具意義。本研究的方法論上將借用
    西方討論離散觀點的論述,例如薩依德(Edward Said)、霍爾(Stuart Hall)及周
    蕾(Rey Chow)的觀點。本論文以離散的角度,透過對《香港三部曲》與《台
    灣三部曲》的比較,探求所謂被殖民自我的意義,分析之後我們試圖考察在此脈
    絡之下看施叔青的歷史小說,是否的確突破了歷史小說的種族主義侷限。
    顯示於類別:[語言教學中心] 校內專題研究計畫

    文件中的檔案:

   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
    吳桂枝 1.pdf1063KbAdobe PDF634檢視/開啟


    在MUST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.


  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 © 2002-2004  MIT &  Hewlett-Packard  /   Enhanced by  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 ©   - 回饋